玲瓏枕,一個三代繡女的故事……
清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因年事已高,常患有耳疾,外腫內淤,無法入睡,御醫數治未愈。為減輕其痛苦,太醫召集宮中御用繡女研制了一種透氣耳枕,用后奇效非凡。于是,玲瓏枕,又稱耳枕,因其特殊的保健作用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朱會萍,一出生便有了兩個身份:一個普通的民間女子,中國玲瓏枕手工技藝第三代傳人,外婆是即是當年宮中的御用的繡女之一,從外婆開始將在宮里帶出來的玲瓏枕手工技術傳給了她的母親,后又由母親傳到她的手中,因此,這項非常傳統的中國宮庭技藝有幸得已保存了下來。朱會萍女士不但很好地傳承了這項手工藝技術,成為合格的玲瓏枕手工藝品技術的第三代傳人,更是在原有基礎上,結合現代的人體科學睡眠,在請教了多位醫療健康專家及保健專家后,經過自己長達8年時間的探索、反復鉆研,將原有的簡單玲瓏枕結構經過無數次改良升級,終于研制出符合人體科學睡眠的健康透氣枕系列,用6道工序,12項制作指標,24個工時的嚴格制作流程,打造枕頭里的勞斯萊斯。不僅如此,同時還研制出寓意家庭和諧的夫妻枕,呵護嬰兒的嬰兒枕、以及汽車用枕,招財枕,羅漢枕等系列,僅國家專利產品就有17項,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評為“北京密云縣婦女創業就業基地”, 玲瓏枕系列之“夫妻靈犀枕”榮獲全國休閑農業“產品創意金獎”,朱會萍女士本人更是被評為“傳統民俗技藝大師”稱號!
現在,玲瓏枕在北京密云縣已經家喻戶曉,因為朱會萍女士為了帶動全縣農村婦女就業,主動將全套技術編成教材,免費教大家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幫助了全縣數百人實現“居家就業”。
為了進一步玲瓏枕技術發揚光大,同時讓更多的百姓能夠享用到宮庭御用的健康好枕頭,朱會萍老師在北京注冊了“云藝古坊”品牌,以宮庭御用枕頭“玲瓏枕”系列產品為主線,將健康枕頭系列從枕頭的高矮,大小,枕孔的距離,尺寸等區分為老、中、幼兒三種規格,完全根據不同年齡的情況來設計,不同于市場上千百年來千遍一律的普通枕頭。
目前,朱會萍老師在北京密云縣擁有數百人的制作團隊,成為了當地的明星品牌,朱會萍老師這樣介紹玲瓏枕及現有的平臺夢想,未來成為北京品牌,是繼全聚德、牛欄山、北京布鞋之后的又一代表北京特色的優秀民簇品牌!
睡玲瓏枕,圓中國夢!
云藝古坊玲瓏枕,與您一起圓中國夢,世界夢!
北京云藝手工藝合作社
北京山緣民間手工藝品有限公司
2008年4月,北京石城山緣手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7月,北京密云縣第一家聚民間工藝和傳統工藝為一體的手工藝品合作社,暨“北京云藝手工藝專業合作社”成立,
2010年,公司申請注冊成功“云藝古坊”商標。
2012年正式形成農戶+公司+合作社的管理模式。
平臺經過8年的探索,終于形成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玲瓏枕為核心產品,以手工藝為主線的民間特色產品系列,包括:夫妻靈犀枕、十二孔玲瓏枕即孝親枕、兒童枕、茶葉耳枕、虎頭枕、繡球、四十八孔玲瓏枕、繡球、木節畫。
魯班工藝類,根雕類:燙畫類等38位民間藝人。如根雕、草編類(玉米皮和蒲草制作的蒲團、茶幾、貼心小坐墊)、等上百種純手工制作的工藝品。合作社社所生產的大部分產品是取材純天然木質和祖輩們遺傳下來的傳統制作方式。
2014年2月建立了殘障人的職業康復站。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還能得到一定的勞動報酬。以增強他們的自立和自信心!讓他們脫離家人的照顧!
目前平臺已帶動近500名就業困難的農民和殘疾人從業、致富。同時不定期的組織對農民和殘疾人進行免費培訓,為傳統民間技藝傳承做貢獻,實現農村婦女和殘疾人“居家就業”。